记参加抗震救灾的全军科技干部
张长生 本报记者 周奔
2008-08-16 05:52:10 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回顾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在抗震救灾战斗中谱写的一曲曲英雄篇章,人们会发现,其中闪耀着科技力量的光芒,广大科技干部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实施救治 创造生命奇迹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抢救生命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一声令下,全军和武警部队13万官兵紧急开赴灾区展开救援。在这支钢铁洪流中,有医疗防疫、通信、工程、防化、测绘、气象、修理等20余个专业的大批科技干部。
地震发生后5小时30分钟,中国地震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这支救援队成员主要由部队专业技术干部组成,装备有雷达、红外、声波和光学生命探测仪等上百种专业器材。在都江堰聚源中学倒塌的教学楼前,他们用红外和声波搜救仪展开搜索,放出搜救犬寻找幸存者。在都江堰新建小学,他们仅用几个小时便营救出16名幸存者。
从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大单位抽组的救援医疗队、医务人员,和地方医务工作者一道并肩战斗,成为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护神。北京军区225医院野战医疗方舱开进绵竹灾区仅两个小时,就展开成为一所现代化的野战医院。院领导带领大家采取人歇舱不歇的办法,以每天平均收治450名伤员、最高达647名伤员的速度,挽救重症急症患者的生命。
“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卢世璧说的一句话。79岁的卢世璧,不顾年高体弱、身患癌症,坚持在一线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不仅亲自救治伤员,还走进野战医疗远程会诊车,通过网络视频为各医疗队提供治疗指导。
10岁男孩邱耀在心脏停搏5分钟后复苏,危重孕妇杨春波在野战帐篷里经剖腹手术生下一名女婴……“拯救生命、不惜代价”,“有一线希望、就做出百倍努力”,广大科技干部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发挥技术优势 攻克艰难险阻
公路被毁,桥梁坍塌。地震后,一些重灾区与外界交通中断,一批批救援队伍无法开进,物资无法通行,大量伤员无法转移,抢修“生命通道”刻不容缓。面对重重阻力,广大科技干部发挥技术优势攻坚克难。
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轮番作业;切割、起重、定向爆破连续进行……悬崖边,高山上,抢修道路的队伍中科技干部的身影格外耀眼。
北川县城上万群众被困,进入县城惟一的一条道路被巨石堵死。军地万余名救援人员手拿铁锹,心急如焚。关键时刻,第二炮兵某工程团的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专业化大型装备及时赶到,他们迅速制定抢修方案、科学组织施工,仅12小时就抢通了道路。一位地方领导感慨地说:“没有专业化装备和专业化分队,根本无法打赢这场恶仗。”
都(江堰)汶(川)公路两边是高山峡谷,抢修现场作业面狭窄。担任抢通任务的武警交通一总队的专业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跋涉50多公里勘测地形,提出“先快速推进、后加固拓宽”、“多点作业、分段突击”等6套施工方案。施工部队奋战42个小时,清理塌方28处,修复3条隧道,加固3座桥梁,胜利打通道路。
震后,一些受损严重的建筑物随时可能倒塌,成为威胁群众安全的隐患,急需拆除。其中,一些地处居民区的高危水塔、烟囱拆除难度极高。面对危险,科技干部创新思路,努力寻求破解难题的“钥匙”。(上接第一版)
绵竹市肉联厂内一座36米高的水塔,在地震中受重创严重倾斜。由于这座水塔由6根空心电杆状立柱构成支撑,拆除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倒向附近的居民楼。解放军理工大学专家抢险队对水塔的特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进行水压爆破的新方法,使拆除工作顺利完成。这支专家抢险队先后对60座高危水塔、烟囱成功实施了爆破。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成功,是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与科技干部提出的科学施工方法密不可分。
唐家山地势险恶,堰塞湖坝体结构复杂,使排险战斗面临许多困难。参战的科技干部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险,多次到实地勘察,认真研究分析,先后提出采用工程法开槽泄流、对巨石进行松动爆破等施工方案,解决了一道道难题,受到军委、总部和水利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运用科学方法解难题,使一个个艰难险阻被攻克,抗震救灾战斗不断取得新进展。
提供信息支撑 增强战斗效能
及时准确了解情况,指挥机构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掌握信息成为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必不可少的条件。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启动风云、资源、北斗等9种型号15颗卫星,近百名科技干部昼夜奋战,对灾区进行严密监控。为及时提供灾区地面最新情况,总参测绘局动用先进的航空测量手段,实施航空摄影测量。某测绘大队遥感图像队科技干部24小时循环作业,赶制出国内目前清晰度最高的汶川灾区航空摄影图和震后灾区影像查询系统。空军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利用科技手段,对地震灾区实施航空监测,及时准确上报航拍影像图1850张、目标图16550张、判读报告431份。成都军区测绘信息中心为参加抗震救灾各部队提供测绘保障389次,供应纸质地图18.3万张。
5月31日下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执行运送受伤群众任务途中不幸失事,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为找到失事直升机及机上人员,军地先后投入近10万人次、各类飞机和飞行器100多架次,展开地毯式立体搜救。但10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
焦急之中,成都军区空军某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高级工程师王君利用指挥信息系统的重演功能,反复推演直升机的航迹,预测出目标位置。按照王君提供的目标位置信息,指挥部重新布置兵力,很快在汶川县映秀镇西北方向7.5公里的高山密林中,找到了失事的直升机。
为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成都军区机动气象水文保障分队充分发挥气象预报保障车、气象雷达等装备作用,深入重灾区进行观测,准确预测震区风云变幻。
为确保通信顺畅,某通信总站累计开通400多个卫星小站,使所有抗震救灾部队的师旅以上指挥员都用上了卫星电话。工程师还逐一核对救灾部队卫星小站的型号、数量和位置,准确掌握卫星网系运行状态,优先配置资源,提高重要用户和重点方向的接通率。
倾注人文关怀 重建美好家园
灾区重建,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艰苦的救灾战斗,使部队官兵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面对亲人的离去,一些灾区群众陷入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为帮助官兵减轻心理压力,抚慰群众受伤心灵,总政先后3次组织“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的78名专家,分赴5个责任区为官兵和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服务。
震后一段时间的每天晚上9点,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成员、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心理科主任宋华淼,都准时做客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心灵家园”专栏,通过热线为官兵和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开通心理热线、宣讲心理健康常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化解心理问题……专家们温暖的话语、科学的疏导,让部队保持了旺盛的士气,使受灾群众驱散了心头的阴霾,凝聚起重建家园的力量。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安排,抗震救灾“心连心”艺术团军队小分队深入灾区进行慰问演出。小分队的文艺工作者们每天奔赴三四个救灾点、安置点、责任区,有时一天演出达5场之多。文艺工作者的精彩演出,调动和鼓舞了灾区军民团结一心重建家园的信心。
为让输送到后方医院的地震灾区伤员得到有效救治,遵照军委领导指示精神,总政、总后相关部门紧急组建“军队抗震救灾医学专家指导团”,专家们依托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医学讲座和远程会诊,深入收治伤员的军队28个后方医院,对近2000名伤员进行救治技术指导,使受伤群众得到康复。
灾区重建,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广大科技干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向灾区群众传授技术知识,为灾区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其中,150多个部队医院、医疗队与灾区签订了长期培养医务人员的协议。南京军区某部的科技干部走进灾区的“帐篷学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灾区人民忘不了他们。参加抗震救灾的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科技干部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科学力量,为灾区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