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新闻资讯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抗震救灾,西安在行动--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纪实
点击数:2797    更新时间:2009/3/19

5月12日下午,古城阳光灿烂,大街上车来人往,办公室里的人们忙碌地工作,学校里的孩子在认真地听课。然而,这正常的秩序在瞬间被打破。“地震了!”忽然间,人们感到地面在抖动,房屋在摇晃,当人们还不知灾难来自何方时,许多人在一片惶恐中奔向大街和开阔的地带。

  随后,消息迅速传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我市震感强烈。

  市委、市政府迅即反应,主要领导迅速进入指挥岗位。在京学习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立即打来电话,要求迅速了解灾情,全力抗震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宝根第一时间赶到市地震局监测中心了解震情,并于下午4时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孙清云书记的指示,启动城市防震预案,成立防震救灾指挥部。

  本地灾情传来,汉中灾情传来,四川灾情传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灾区山水相连的古城西安立即行动。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镇定应对,在保证城市运转正常有序的同时,全市人民纷纷伸出援手,物资、人力、捐款……爱心汇集成流,奔向灾区。

  目前,已有25支医疗防疫队、102人的西安救援队,以及电信、电力、环保、建筑、规划等工作队伍,从我市出发,前往灾区开展工作。其中由消防、特警、地震专家组成的救援队,已经在死亡线上解救出23条生命。由我省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救援队,昨日也从我市出发前往灾区。

  全市为地震灾区募捐款物已达到5897.2万元。其中民政系统募集2829万元(市级890.7万元,13区县1938万元)、市红十字会募集800多万元、市慈善会募集668万元。全市共募集药品、医疗器械、衣被、方便食品、纯净水、帐篷、蜡烛等救灾物资总价值1600.2万元。已有总价值约1295.1万元的款物从西安运往灾区。

  古城迅即反应临危不乱

  灾难,首先考验城市的应急反应和组织能力。

  5月12日下午,地震刚刚发生,在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部署下,大批警力已开始在街头巡查疏导,维护治安秩序,使惊魂未定的人们有了安全感。

  紧接着,市级领导直接到各区县、各部门传达市委、市政府有关安排,检查灾情,指导各区县和相关部门做好防震工作。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讯等部门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公安、卫生、电信等相关部门纷纷行动,各区县都迅速成立抗震指挥部或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启动了防震预案。政府部门普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负责同志均坚守工作岗位,全市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展开。

  我市各大媒体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第一时间将地震准确信息告诉公众,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并及时把中央、省市和各地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予以报道,增强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13日清晨,连夜从北京赶回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一下火车,就和市长陈宝根一起赶到市抗震救灾办公室和市地震局监测中心了解震情、灾情。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检查西安市抗震救灾工作,看望地震受伤群众,强调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随即,孙清云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对我市的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努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4日上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省委常委会议精神,决定成立西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由市长陈宝根任总指挥,统一组织全市的抗震救灾工作。我市抗震救灾工作紧张进行但始终秩序井然。

  就在我市抗震救灾的同时,从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普通市民,大家一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受灾地区。市委、市政府先后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广元市、汉中市发出慰问信,向灾区人民表达800万古城人民的深情厚谊,并分别送去救灾资金和物资。全市人民更是情系灾区,“伸出援手,帮助同胞”,成为大家心里最响亮的声音!

  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强震刚刚过去,余震还在持续。而由古城发送的救灾物资,已经紧急调运、装车、启程,从陆路、铁路、航空等,越过秦岭,运往灾区。

  12日下午4时许,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不过一个多小时,根据国家民政部要求,设在我市的省救灾物资储备库立即筹集5000顶帐篷,经过紧张准备,第二天上午7时发往四川地震灾区。这是从我市出发运往灾区的第一批救灾物资。

  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救灾物资陆续运出。同时,帐篷等一批救灾物资也紧急发往甘肃灾区和省内汉中、宝鸡、杨凌灾区。

  13日下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 第一批由国家调运的救灾物资——200包军用棉被,被紧急装运迅速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送往灾区。晚9时,大明宫商场和西安日报社筹集的40万元救灾物资,启运汉中灾区。

  15日上午,满载着西安830万市民的爱心,我市筹集的20车抗震救灾物资从市政府出发,前往成都和广元。

  17日,应成都市要求,我市紧急调集100吨优氯净,用于支援灾区净化水质。昨日,首批5吨优氯净已经运往灾区,其余优氯净也将陆续运送。

  ……

  在古城,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这个严峻艰难的时刻,向灾区同胞伸出了援手。大批灾区急需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从西安启运,越过秦岭,驶向灾区。

  更令人难忘的是,面对从各地涌来、滞留西安、急于返乡的万名四川籍农民工,市委、市政府紧急调运268辆大客车,将万名四川籍民工安全送回家乡。保证这些人员、物资顺利运送的,是入川生命线的安全畅通。地震发生后,交通部门紧急启动Ⅲ级应急预案,对入川抢险救灾车辆一律免除通行费。包括我市在内的公路交通职工在公路抢险排除安全隐患。交警沿路维持秩序,确保道路安全。仅在地震发生的次日,就有4000多台救灾车辆免费通过西汉高速,进入四川灾区。西汉高速被称为华北乃至东北地区入川最快捷的“生命线”。

  铁路、公路、公安交管、航空等部门,纷纷组织协调人力,恪守职责,确保入川生命线的畅通。他们为灾区救援所作出的特殊贡献,难以估量,永志难忘!

  捐助,捐助,

  家门口最好的抗震救灾行动

  自四川地震发生以来,在我市的工厂、企业,在机关、学校,在社区、街道,在古城的每个角落,人们排着长队,走向募捐箱。他们用直接而质朴的方式,默默地向灾区同胞表达深切的关爱之情。

  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捐助现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红色标语高高悬挂,机关干部职工早早在院子里排起长队,参加捐款献爱心活动。 孙清云、陈宝根、程群力、王成文、焦安发等市领导带头捐款。

  同时,全市各界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爱心捐献活动在热火朝天地展开。捐献队伍中,既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有以个人名义捐款的企业家,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甚至是需要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和小学生。古城人民对灾区同胞的奉献,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更有他们的爱心和真情。

  5月14日,市慈善会狭小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捐款者。他叫王德启,在西安靠收废品养家糊口。他捐了200元钱,几乎等于全家6口人10天的花费。他的话让工作人员久久难忘:“你问我为啥要捐钱?我就看电视上那些灾区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更可怜。生活再困难,不管咋说,我们都还活着。”

  “你们正与死神抗争、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存的机遇。你们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勇敢!”16日上午,枣园小学举行向汶川灾区募捐仪式,六年级一班的乔晨和于童写给灾区孩子的一封信,让在场师生格外感动。枣园小学大部分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女,家庭条件不算好,但是一上午,孩子们捐款4600元。

  17日一大早,古城北郊樊家村的一片空地上,摆了一个醒目的捐款箱,这是残疾人董晓鹏为灾区群众募捐而制作的。身为未央区肢残人协会主席的董晓鹏带头捐了100元,拄着双拐的刘建利向捐款箱塞了100元。刘建利是个低保户,这100元意义非同寻常。而高陵县农民王勇,从西安赶回家乡,向灾区捐献10万元。

  无数的普通市民,默默地向募捐箱投下了一颗颗爱心;无数的国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用行动体现了自己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无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用行动延续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数的大中小学校和师生,在教室里,在操场上,体现着情义无价和至爱无边……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在震后的150个小时内,有许多感动的人和事,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但他们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永远镌刻在古城蔚蓝而宁静的晴空。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灾区

  在紧急运送物资的同时,一批批支援队伍从西安出发,前往灾区。

  14日下午,由22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四军医大学7支抗震救灾医疗队,分批到达四川绵阳地震灾区,分北川、安县、江油、绵阳四个点展开,各医疗队分布在四个点展开救治。

  紧接着,由我省、我市10家医院组成的10支医疗队,先后奔赴灾区。昨日,又有4支医疗队和4支防疫队伍从西安出发,前往灾区。

  有多少令人落泪、让人感动的场景。当四医大医疗队出发时,肾内科医生李嵘的3岁儿子给妈妈送行,他从统一身着迷彩服的200多人中找到了妈妈,抱着妈妈不肯离开。李嵘看着儿子已经说不出话,泪流不止。最后李嵘的丈夫不得不强行将孩子抱开,孩子嘴中呼喊着:“不!不!”哭闹不止,李嵘背过脸去,毅然登车。

  医疗队奔赴灾区,很快开始抢救工作。5月15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医疗队接收了一名从北川震区救出的小女孩侯丽,今年15岁,当解放军叔叔救出她时,她已在废墟中坚持了72个小时。

  同样可亲可敬的还有西安公安消防支队官兵,他们进入北川灾区,昼夜奋战,救出了许多被困群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动请缨,12位工程结构设计、建(构)物检测鉴定、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抗震救灾专家团”,赶赴四川灾区,帮助灾区规划重建。

  就在一支支援助队伍开往灾区的同时,我省预留3000张病床,其中西安市1400张(含西安地区省直、省管医院),保证来陕患者在我省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市卫生局指定34家定点医院为收治地震灾区伤病员定点医疗机构。17日,第一名由四川灾区转运我市的伤员已在西京医院得到救治。

  连日来,大批市民走上街头,在献血车前排队献血。很快,我市储备了4000袋80万毫升的血液,随时准备向灾区支援。

  昨日,由省市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救援队伍,也从西安出发,前往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帮助,帮助他们排除灾后心理障碍,尽快走出灾难阴影,进行正常生活。

  15颗卫星对灾区严密监控

  在这场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的行动中,我市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也得到了应用和发挥。

  12日22时许,应国家减灾委和卫星应用部门需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我国在轨运行的9种型号15颗卫星采取应急测控措施,为灾区提供卫星支持,运用了9个卫星型号组、7个班次的测控人员参与。从而在广阔天宇间为灾区人民和外界构建起一条条生命通道,为部队救援人员快速开进、科学施救提供卫星支持。

  同时,我市多家高科技企业迅速投身抗震救灾活动。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成5人救援队,携带一台生命探测雷达“SJ-3000搜救雷达”,可快速探测和搜寻被埋在倒塌建筑物、废墟等复杂环境中的人类幸存者。

  小小的一张气垫,灵活地塞进只有3厘米高的废墟缝中,一分钟之内竟然可以撬起60吨的巨石、水泥块,能为快速防灾救生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这个新型设备是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获悉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公司当即决定捐赠35万元救灾设备,派人亲赴灾区抗震救灾。

  从人员到物资,从高科技产品到捐款捐物,和灾区山水相连的古城西安,在这严峻艰难的时刻,体现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爱心,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爱的力量在持续高涨

  昨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我市抗震救灾和加大支援四川灾区工作。会议强调,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号召,在继续全力做好我市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四川灾区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做出应有贡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在会上强调,四川灾区和西安山水相连,要进一步掀起支援灾区的高潮,凡是我市有的,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

  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在紧张进行,西安的抗震救灾工作在紧张进行,全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在紧张进行。古城西安的物资、人力仍在源源不断前往灾区,遍及古城每个角落的募捐活动仍在掀起高潮。

  灾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个阳光明媚的5月,我们牵挂着汶川、北川、青川、绵竹等地区的四川同胞,牵挂着陕南汉中、略阳等地的省内受灾同胞。他们的痛苦,我们感同身受;他们的期待,我们尽力相助!

  灾难将古城和灾区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在6个昼夜150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心手相连,我们守望相助。古城人民的爱还在炽热涌动,秦岭巴山、渭河蜀水,见证着我们的同胞爱、手足情,见证着古城人民的深情厚谊。

  有了这种爱的力量,我们将无往而不胜,灾区一定能克服困难,尽快重建家园。正如我市一位诗人所说的:“汶川,从坍塌的废墟上站起来吧!拭去泪水,明天的你将更加妩媚壮丽!”

  这,正是800多万古城人民对所有灾区人民的期待和信心!

  记者 张琦 张平阳 郝迎利 袁超群

 

上一篇: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下一篇:汶川救灾专题报道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应用案例 产品介绍 服务与支持 技术研发 资料下载 智能安防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业路6号智海大厦十七层
传真:029-65659690
陕ICP备12001178号 © 2004-2014 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展开客服